【千问千寻大运河】修建三河闸,新中国汇聚了多大力量

交汇点推荐

千里淮河源自桐柏山,汇于洪泽湖,并由此南连长江、东归大海。洪泽湖是明代为保障运河漕运,故意抬高湖泊水位而形成的,在某种意义上可算作运河水利工程,洪泽湖大堤还在大运河申遗成功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位于洪泽湖东南角的三河闸,是淮河入江的第一道闸门,总长697.75米的闸体像一条长龙横卧洪泽湖口,它是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工程的一大奇迹——在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了16.4万名建设者,调动32万吨物资器材,仅用10个月时间就建成使用,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大创举。

三河闸共有63个闸孔,每个闸孔净宽10米,使用卷扬机启闭闸门,就可以调节洪泽湖入江的水量。三河闸的门墩上架设了公路桥,双车道净宽7米。车行其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闸内湖水水位比闸外河道水位高出4米左右。洪泽湖呈浅碟形,如果没有这道闸,洪泽湖面积将大大缩小,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环保乃至南水北调的功能也会大为削减。

三河闸所在的位置,曾经是清代的“礼”字坝。当时在洪泽湖大堤上建有“仁、义、礼、智、信”5座减水坝,一旦洪泽湖水位过高,减水坝就会开闸泄洪,以保障洪泽湖大堤的安全。因坝下原有三道泄水引河,“三河”即由此得名。实际上,洪泽湖是一座悬湖,它的湖底比大堤东侧的里下河地区高出4—8米,防洪压力极大,湖边的减水坝也是屡毁屡建,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正高级工程师张友明作过统计,洪泽湖大堤上的减水坝先后有26座之多,“仁、义、礼、智、信”5座坝的位置也多有迁移。

“三河闸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751年。那一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到洪泽湖大堤上视察,河臣奏报原来的5座减水坝多数已失去功能,申请恢复五坝建设,‘礼’坝就是其中之一。100年后的1851年,‘礼’坝被洪水冲决,堤后被冲出的大塘就是今天的月亮湖,洪泽湖向南的入江水道正式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淮河水患,1951年毛泽东主席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第二年三河闸开工建设。”张友明说,“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调集全国资源兴建三河闸,整个工程造价2608万元,共完成土方939.5万立方米,混凝土5.15万立方米。1953年7月26日三河闸举行放水典礼,水利部部长傅作义等为大闸剪彩。直到今天,三河闸仍然是淮河上规模最大的节制闸。”

建三河闸,新中国调集了多大力量?一本出版于1954年的《三河闸通讯报告集》真实记录了当时的情形:

“建筑三河闸工程的30万吨器材,来自8个省份和好多大城市,最远的来自7000里外的内蒙古。蒙古族兄弟为了支援这个伟大工程,爬上终年积雪的深山,把巨大的松树砍伐下来。采石工人们冒着生命危险,爬上峭壁,炸开山头,再把它打成合乎规格的石块运到山下。运输器材和物资的交通工具,有现代化的火车、汽车、轮船和一万多条来自浙江、山东、安徽、上海、苏南和苏北的帆船、木船。”

三河闸建设全程处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上马三河闸工程,为的是解决淮河水患以及保障里下河地区1万多平方公里上人民的生命安全。按照英美等国的建闸模式,闸基要打桩,但主持三河闸设计的沈衍基主张使用无桩基础,可以省时省工省经费。苏联水利专家布可夫实地勘察后,写出报告介绍无桩基础的经验,几位刚出学校不久的年轻技术人员经过周密计算,解决了无桩基础不均衡沉陷的难题。

新华日报社摄影记者晓庄于1953年5月前后曾花了半个月时间拍摄三河闸和它的建设者们。近70年后的今天,她仍然记得工程建设场面的壮观,“那年我19岁,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人工建筑,从取景框里看去,到处是密密麻麻的人,他们日夜施工,工地上永远一片鼎沸。到了晚上,照明使用探照灯,从住地远远望去,黑暗中的那片亮光特别醒目,给人热血沸腾的感觉。”

在晓庄的镜头里,钢板从上海用船运来之后,立刻就被安装到闸门上,这片钢板还在安装,旁边那片刚装上的钢板就在刷防锈漆,人们一分钟都不敢浪费;照片里出现了一排排在“铁轨”上奔驰着的运料斗车,实际上这些轨道是用一根根竹子接起来的,人们用这样的土办法加快施工进度;工地外常常有一群群围观者,他们是来自里下河地区的老百姓,知道修建三河闸关系着里下河的安全;开闸典礼上,17岁的高秀英被奖励了一头耕牛,因为她创新挖土方法创下劳动新纪录……

三河闸建成运行后第二年,就经受了1954年洪水的严峻考验,它的设计流量为8000立方米/秒,实际泄洪量却达到10700立方米/秒,苏北里下河地区在特大洪灾中躲过一劫,这是自明代万历年间洪泽湖形成以来的头一回。

新中国成立以后,洪泽湖大堤再没决过口,随着二河闸、高良涧闸、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建成,洪泽湖水患基本消除。2016年,三河闸完成了第四次改造,更换了已使用60多年的启闭机,继续屹立在洪泽湖口,发挥着蓄水、泄洪、灌溉等功能。三河闸以年均200多亿立方米的泄洪量,被永远载入中国水利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