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裘法祖:用一把小小手术刀,划开中国外科手术的一个时代

杭州网推荐

(来源:光明网)

从温情脉脉的西子湖到人才济济的上海滩,从古朴典雅的德国慕尼黑到雄踞江汉平原的中国武汉,他携四方山水之灵气,凭一把小小的手术刀,60余载春秋,谱写了一曲震撼中外医学界的华丽乐章。

他就是“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立志从医,不想让天下母亲受痛苦

1914年,裘法祖出生在杭州的一个“书香世家 ”。从小勤奋学习的他,于18岁那年考入了同济大学医学院预科班学习德语。从那时起,他便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母亲的离世,让裘法祖更加坚定了从医的信念。

1933年春天,裘法祖的母亲痛苦地死于阑尾炎,在当时的中国,对这样的简单手术无能为力。

丧母之痛,痛彻心扉。

1936年,裘法祖远赴德国留学,就读于慕尼黑大学医学院。

3年后,裘法祖以优秀的成绩获得了德国医学博士学位,不到5年就被晋升为副主任医师,之后又受聘于土尔兹市立医院任外科主任。如此“礼遇”,在当时的德国是绝无仅有。

多少个夜晚,西子湖杨柳依依的画面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钱塘江滚滚涛声在耳边不绝回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燃遍了欧亚大陆,归期无望的裘法祖压抑着思乡之情,在异国他乡进行着他的行医生涯……

“裘式刀法”,点燃无数患者生命之灯

(来源:央视新闻截屏)

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裘法祖毅然放弃了国外的生活,带着妻儿踏上了回国的海轮。

就在这艘从德国开向上海的轮船上,裘法祖成功为一名肝脏破损、生命垂危的病人实施了肝脏缝补手术,病人在他的“妙手”之下转危为安。

船未抵岸,裘法祖的“名气”却已传遍上海滩。

裘法祖从医的60多年,也是中国外科迎来历史性变革的60多年,他不仅率先奠定了今天中国医学里的专科概念,更用一把小小的手术刀开启了我国外科手术领域非凡的历史:

在手术中确诊全世界第一例临床脑血吸虫病;

筹建我国第一所器官移植研究所并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病房;

直到现在,他主持的肝移植仍然保持着两项全国纪录:例数最多,存活时间最长。

作为中国外科学奠基人,裘法祖是医学界公认的一把宝刀。他自创的“裘式刀法”以稳、准、轻、细、快见长,点燃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之灯。

有人这样说:裘法祖要划破两张纸,下面的第三张纸一定完好无损。

跨越国界的仁爱之心 当之无愧的“中国外科之父”

裘法祖不仅精湛的医术驰誉中外,博大的胸襟也为中国外科学的发展培育了“累累硕果”。

桃李满天下,是人们对育人者的赞誉,于裘法祖而言,也是毫不夸张的写实。他的学生,遍布欧美亚大陆,“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首创断手再植术成功者之一的钱允庆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在一生众多的荣誉与光环中,裘法祖始终觉得“医德风范终身奖”的分量最重。他时常告诫学生:做医生不难,做好医生很难,永远做好医生难上加难。要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

2008年的初夏,裘法祖溘然长逝,享年94岁。

希波克拉底曾说,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

回望裘法祖60余载行医生涯,手术无数从来未错一刀;把手捂热了为患者做体格检查;选择坐在离灯箱最近的地方为病人看片……

他用爱的路径和心的维度,呵护无数患者微弱的生命灯火!用无私奉献毕生所学,让医学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文字综合整理 杭州网记者 王帆 记者 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