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拦洪大坝工程 老虎岭遗址公园今日开放
今年7月6日是良渚遗址申遗成功三周年,也是第三个“杭州良渚日”。
今天,位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范围内的老虎岭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良渚古城西北方向。整个水利系统的影响范围约100平方公里,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等11条人工坝体和天然山体、溢洪道构成,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也是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拦洪大坝工程。
今日开放的老虎岭遗址公园,则是目前良渚遗址唯一一处展示水利系统剖面结构的遗址点。
老虎岭水坝属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谷口高坝系统,水坝自身长度140米,宽100来米,远远望去,用于保护的外棚犹如一颗巨大水滴,横卧在两个小山间最狭窄的位置。
目前主要展示的为老虎岭水坝遗址剖面,经考古证实,发现这里的断面有明显的草裹泥结构,它的铺筑方式是横竖交错的。
使用草裹泥的原因,和现在修水利的草袋一样,属于一种加筋的工艺,也是良渚时期建筑临水的土台、堤坝等设施时普遍使用的工艺,可使坝体加快固结,增加抗拉强度,不易崩塌。
老虎岭的草裹泥剖面还呈现出了明显的分区,表明堆筑时草裹泥是从不同地点运送过来的,一到即铺筑,没有统一堆料过程,这样的工序需要良渚先民们通力合作,共同完成。除了草裹泥外,老虎岭水坝的堆筑还需要大量的土。
老虎岭水坝遗址为了同时满足保护和展示的需要,在水坝本体上创新构建了极富科技感的“水滴”保护棚,结构上采用了空间网壳形式,应对现场不规则地形受力问题,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采用条形基础与独立基础相结合的方式,以保护坝体原有的地形地貌,尽可能避免建筑对坝体本身产生破坏。
“水滴”内部,水坝剖面上有一个采用加热玻璃材料的保护罩,棚顶铺设防渗膜,底部修建排水沟,坝体表面种植浅根系草皮,既减少雨水冲刷对遗址土体的破坏,又对遗址本体起到标识展示的作用,很好地预防了在江南潮湿环境下,土遗址时常会遇到的渗水、干裂、表面粉化脱落、失色、生物病害等问题,有效积累了江南土遗址保护的良渚经验。
链接 跟着公交就能良渚古城遗址三大公园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彭安路和104国道交叉口西北
交通自驾:导航到“老虎岭遗址公园”,从杭州武林广场出发约50分钟路程
公交:可乘坐2589/498C/498/497路公交车到“彭公站”下车。
门票优惠:7月6日至12日,包括老虎岭遗址公园在内的良渚古城遗址三大公园免费对外开放
防疫要求因疫情防控需要,入园须测量体温、扫描“场所码”、出示“行程卡”。根据最新疫情防控要求,须持有7天内核酸检测证明方可入园,来自(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访客不可入园。
作者:记者 颉月娇 通讯员 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