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开了个会 事关全省863.7万市场主体

2022-01-14 09:30:18 1633阅

浙江新闻客户端讯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优化营商环境,动作不断。

1月13日,浙江举行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新闻通气会,介绍近日由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的《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相关情况,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而在1月7日,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浙江省委书记就肯定了“民营经济是浙江发展的金名片,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民营企业家是浙江的最宝贵资源、最宝贵财富”。

放在这个背景下看《方案》,更能明白营商环境对于浙江之意义,优化提升之迫切。

向营商环境要生产力

在浙江,提起营商环境,就绕不开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他们构成了浙江经济发展的坚实基底。

2021年,浙江有6家民营企业入围世界500强;96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23年居全国之首。

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863.7万。这意味着,行走浙江,每8人中,就有一个是老板。

要进一步激活他们的活力,就必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浙江显然看到了这一点。本次出台的《方案》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

比如,针对市场主体拿照容易办证难、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维权难、中小微企业资源要素获取难、破产企业自救重生难等问题,从准入准营、营商办事、主体退出三个阶段提出改革举措。

简单来说,市场这个大门,好进的同时,也好出了。

市场主体进入市场越发便捷,那么培育、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的机会就更大。从这个视野看,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在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看来,投资是地方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稳投资,更需要优越的营商环境。

在2022年全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上,瑞安市聚焦“双碳”,准备建设高效异质结光伏产业项目,为全省新能源发展提供保障。

能吸引来这一重大项目,离不开瑞安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瑞安以大手笔奖补企业,培育新兴动能。市场也给出了最直接的回馈——截至目前净增市场主体1.1万余家,新增浙江制造标准15项,浙江制造认证12家。

在浙江省工商联发布《2021年浙江省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瑞安也名列20强。

由此可见,向营商环境要生产力,并非虚妄。相反,通过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能够打造吸引投资的“强大磁场”。

问题解决切口渐小

如果你一直关注浙江的营商环境,会发现,优化营商环境,切口更小了,问题更聚焦了。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成了受影响最直接、最严重的市场主体。也正是这些群体,对金融、政策、减负等方面的需求较以往更为迫切。

尤记得去年8月,受疫情影响,原本要迎来一年中旺季的民宿,再度陷入停滞。

杭州青芝坞一民宿主就告诉涌金君,由于一年租金就要几百万元,他们的资金压力较大,希望相关部门能提供利息较低的金融贷款。或者在省内疗休养中,把他们纳入基地名单。

这些诉求,是企业主们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直接难题。一家小微企业遇难可能微不足道,但对浙江来说,这样的群体有824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5%以上。

今年的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相应的,金融政策已经在路上。

“通过金融政策发力适当靠前,更好支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浙江省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潘广恩说。

他们将争取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专项政策尽快出台实施,力争新增上市公司70家,推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市场主体。

推动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下沉服务重心,向山区26县、海岛县倾斜资源,力争26县涉农贷款新增1000亿元以上。

除了提供金融支持,企业在价值链上攀登并没有“自动扶梯”。在以往采访中,不少中小企业曾告诉涌金君,他们在创新资源对接上“找不起”。

对此,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给出了政策包。

比如,今后每年向小微企业免费开放科研设施2万台次、实验室服务2万批次,提供“浙里检”服务3万单次。

依托省“小微通”平台实现各类惠企政策“一网化”归集、“智能化”匹配、“精准化”推送,让更多小微主体能够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

2022年,政策精准推送将覆盖全省350万小微主体。

营商环境“数字化”

提起浙江的企业家,你会想到谁?是宗庆后、南存辉这些耳熟能详的浙商大佬,还是方毅这样的数字经济领域的新生力量?

事实上,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浙江经济已经从传统的工业化经济向现代服务型、创新型和数字经济的转变。而由此对应的营商环境,也迎来了新需求和新变化。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数字营商环境”。

去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协同36个部门,在全国率先推进营商环境数字化改革,建设全景式、全链条、数字化的“浙里营商”集成应用。

“最重要的是突出服务端和治理端一体穿透,动部门、层级、领域多跨协同。”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已经集成36个省级部门的营商环境核心业务,打通25个核心系统、420个办事系统,并于2021年6月21日,实现浙政钉治理端省市县三级贯通上线。

而在服务端,围绕“办事”“服务”“政策”“咨询”“投诉”五个“我要”,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上服务。

桐庐的一个企业主,已经感受到了营商环境数字化改革后的便捷。

去年,因为打官司,他每天不是奔波在去法院的路上,就是在法院。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本一起涉及多家企业纠纷的官司,不等自己申请,案件已经被放在一起处理了。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效率,得益于桐庐法院数字化改革项目——营商环境“执行合同”一件事应用场景。

通过“引调-立案-审理-执行-服务”五端合一,运用节点智管、智能审判、纠纷预警、指数评价等功能,企业主遇到合同纠纷,可以花更少的时间,更快解决问题。

放眼全省,嘉兴市南湖区“企明星”政策治理应用,温州衢州打造的“营商导航”应用等,都为企业数字化营商环境带来新风。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记者 郑亚丽
展开全文阅读

分享到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