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过境 杭州“科技特派员”们很忙……

2021-07-29 09:42:33 1409阅

杭州日报讯 今年第六号台风“烟花”来袭,多地出现大风暴雨天气,对我国多地的农业生产工作带来重大影响,杭州多地出现农田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较重。

眼下,台风已逐渐远离杭州,但救灾复产工作刚刚开始。记者从杭州市科技局了解到,台风前后,杭州的“科技特派员”们都没闲着,他们风里雨里,挖沟清渠,加固大棚,抢收蔬菜,只为将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

台风来前,甲鱼塘外扎了两层80厘米高的渔网

“外塘的铁网要扎好,别让甲鱼跑啰!”23日,台风尚未上岸,铺天盖地的台风信息绷紧了程小林的神经。一大早,他就嘱咐杭州传火水产养殖场的老板陈传火要扎牢鱼塘“外网”。

程小林是萧山区进化镇的一名科技特派员,而传火水产养殖场就是他对口的科技特派员基地。今年是程小林做科技特派员的第10个年头了,10年来,他从一个中文系才子变身成了养殖领域专家级特派员,尤其是对“中华鳖与鳜鱼生态养殖技术”及“中华鳖与罗氏沼虾混养技术”颇有研究。

传火水产养殖场采用的是生态养殖,水有进有出,活水养鱼,外面就是一条小河,若山洪暴发,河水倒灌,甲鱼都会跑光。而此时,养殖场20多个鱼塘里,每个鱼塘还有3000多只甲鱼,陈传火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对于抗台防汛,程小林相当有经验。在他指导下,陈传火等人冒雨在鱼塘外扎起了两道80厘米高的渔网。“鱼塘水流不急,扎拉外网,甲鱼一般是冲不走的,也跑不出去。”

26日那天,萧山区进化镇的汛情格外严重,河水倒灌进了鱼塘,外塘水深接近80厘米,暖棚里也有60厘米。“由于我们提前准备充分,塘里的鱼和甲鱼外逃不多,损失应该不是很大,多亏了我们的科技特派员!”陈传火说。

以前的水产养殖普遍是粗放型的,养殖户的环保意识也不强,河流污染严重。在程小林的带动下,萧山不少水产养殖场都开始生态养殖了。看着满塘甲鱼,程小林说:“这次台风没把甲鱼刮走,希望今年甲鱼能卖个好价钱,我们也有个好收成。”

抢收、排水都没耽误,临安小番薯无大恙

23日早上8点不到,顾建强就和他的同事开始了台风前的走访和摸排,他们先后查看了板桥镇、天目山镇等地的粮油基地,并重点排查水稻烘干育秧中心及配套设施。

顾建强是临安区的一名科技特派员。台风“烟花”来前,他和科技特派员们要去基地指导防台工作。比如,要加固大棚,要抢收小番薯,水稻田间要做好清淤疏浚工作。

一条条田间路,顾建强和他的同事已经不知道走了多少次了,连续的雨水让道路泥泞不堪。“之前我们梳理了30多处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并进行了修理,宁可十防九空,也要把工作做到前面,减少台风可能带来的损失。”顾建强说。

小番薯是临安的特产,眼下正是第一批小番薯的上市时间。“第一批可收的小番薯大约有1000亩,台风前我们就要求种植户抢收,如果受淹超过48小时,就会对小番薯品质产生影响。台风过后,我们马上与种植户一起开展排水、保田等工作。目前来看,小番薯没有出现大问题。”

对于其他农作物,台风可能带来哪些影响?“一般说来,水稻受淹三天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如果受淹时间太长或者台风后马上出现大太阳,就有可能产生植株腐烂、病虫害高发等情况。”顾建强说,“台风过后,我们又通过临安农林公众号发布了《台风后农业救灾技术措施》,要求种植户马上进行清理沟渠,排除田间积水;及时喷药,预防病虫危害;及时改种,稳定粮食面积等技术措施,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烟花”过境之后,她第一时间回到了早稻基地

“在天灾面前,人类很渺小。好在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双浦镇科技特派员傅鸿妃的忙碌,是在台风“烟花”登陆之前就开始了。

看到铺天盖地的台风预报信息,傅鸿妃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怎么样抗台防汛?那些天,她撑着雨伞巡查各项目基地,指导农户挖沟清渠,加固大棚,抢收已经成品的蔬菜,切断大棚内所有电源……“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为了将蔬菜种植基地的损失降到最低。”

台风登陆时,傅鸿妃已经安心了,因为准备工作做得足够充分了。不过,傅鸿妃更关心的是,台风过后,农作物遭受了多大损失?能否将损失降到最低?

傅鸿妃认为,及时自救是将损失降到最低的有效办法。她第一时间赶到杭州景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灵龙路基地,与公司技术人员一起现场查看基地蔬菜种植情况,了解百亩旱稻生长情况。

同时,她实地指导公司技术人员进行蔬菜灾后管理,首先要清沟渠排余水,整理植株,及时喷洒消毒药剂、速效稀肥,使植株能够尽快复活;其次,修复清理大棚,处理不需要的东西,盖遮阳网减少灾后太阳高温直射的危害;还可以抢播下一季蔬菜,保障供给,减少损失;同时还建议及时防病杀虫,预防根腐病、细菌性角斑病、疫病,软腐病等病害危害。

“天灾来临之前做好预防工作指导,天灾过后进行及时的灾后技术指导,是我们农业科技人员的职责所在。”傅鸿妃说。

刚清理完积水,水淹地里就种上了速生蔬菜

章钢明是富阳区农业农村局派驻常安镇特派员。平日里,他的主要工作是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指导农民种植蔬菜。

台风“烟花”来临之前,章钢明刚做完胃镜,身体并不舒服,但他没和任何人透露,每天依然顶着烈日,扎进田间地头,指导村民加固大棚,提前疏通沟渠,及时采收成熟作物。

7月25日,“烟花”登陆,蔬菜基地风雨交加。短时间内的强降雨使湖源乡田间积水水位不断上升,形势严峻,“当时,蔬菜基地的几个老板十分害怕却无计可施,只能无奈又痛心地撤离。”看到辛苦种植的蔬菜将毁于一旦,章钢明心里不是滋味。他本着责任心,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指导排水工作。就在他撤离后不久,基地周边的山体发生了滑坡,道路被冲毁,“真是万幸躲过一劫。” 离开了湖源乡,章钢明又前往了龙门镇,那里的形势也不容乐观。“绝不能让农民辛苦种植的蔬菜全部泡了汤!”风雨之中,章钢明坚守在积水已经漫过水稻的农田里,他和村干部奋力搬走了堵住沟渠的石头。

眼下,台风已经过去,但章钢明的工作还未结束。他说,虽然台风前有不少预防措施,但“烟花”依然给地势较低的农田带了不小损失。为了挽回损失,章钢明指导村民及时清沟排水,尽快恢复生产;提醒村民在田里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害;清理完积水后,他又向村民传授可播种速生蔬菜的“秘笈”,“这样既能保证市场供应,又能较快挽回经济损失。”

此外,章钢明还帮助农民联系保险公司,对农田损失率进行评估,开展理赔工作。经过他的努力,已为村民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目前,在他的努力下,场口、常安、湖源、龙门等4个乡镇正在全力恢复生产秩序。

动员抢收抢种,科技特派员和“烟花”抢时间

7月20日,赶在台风到来前好几天,科技特派员、桐庐县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许寿增牵头和同事一起组织当地的8位早稻种植大户开了一场动员会,动员这8位种植户抓紧完成早晚稻的抢收抢种工作。

这8位种植户共计种植水稻1100亩,面积不算很大,但事关他们一年的收成。会后连着3天,种植户们按照科技特派员的指示,先是抢收早稻,再又抢种晚稻。

23日这天,阵雨已经袭来。许寿增特意赶往田间,盯紧抢收抢种工作。好在提前得早,当天种植户们冒着雨基本完成了抢收抢种工作。“好在提前开了动员会,如果不开,保不齐有些种植户会有侥幸心理,那损失可就大哩!”许寿增说。

忙完这边,24日这天,许寿增又冒着大雨,赶往两个试验示范项目基地,一项事关农业土壤治理,一项是果园套种中药材示范,在农业土壤治理和农业增收方面具有研究、示范和展示意义。好在雨水的影响有限,项目上有些积水,疏通之后就没事了。

初步评估,仅早稻抢收环节,就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每亩约80元,合计超过8万元。晚稻抢种由于提前了大约5天完成,预估每亩产量有望增加100斤左右。一方面是挽回经济损失,一方面是提升了亩产量,一场动员会就为农户们增加了不少收成。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朱晶晶 夏佳 吴静 苏扬 傅凌波 实习生 毛郅昊
展开全文阅读

分享到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