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溺水频发 近半个月发生6起事故 这些急救知识谨记心头

2021-07-22 07:34:37 1133阅

溺水施救四大原则:信息优先、工具优先、团队优先、岸上优先

夏季一到气温持续攀升,很多孩子喜欢到水里游泳、戏水、消暑,加大了溺水事故发生的概率。昨日,记者从区医疗急救指挥中心了解到,7月1日以来,120已接到溺水报警电话6起。

3岁孩子掉进河里,

被发现时人已经浮在水面

“快来救人啊,孩子掉河里啦……”7月17日16点多,一阵阵焦急的呼喊声打破了村子宁静的下午,家住衙前的王奶奶(化名)3岁大的外孙小雨(化名)意外落水了,当王奶奶发现时,孩子已经浮在了水面。

回想起当天发生的那一幕,王奶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她说:“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自己也活不下去了。”

原来,在王奶奶家后面有一条小河,为了安全起见,王奶奶经常把围墙后面通往小河的一扇小门锁上。事发那天下午,王奶奶和孩子一起在楼上看电视,看着看着,小雨下楼玩了。王奶奶还以为他会在楼下玩玩具。几分钟后,等到王奶奶下楼找他的时候,发现楼下空无一人。后院围墙的小门居然开着,岸边还留着小雨的裤子。

这让王奶奶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王奶奶在河里发现了小雨。此时的她顾不得自己的安危,边哭边喊救命,跳入水中一步步向小雨走去,那时水都没到了她的脖子。

王奶奶说:“孩子救上来后都没有呼吸,整个人脸色都是乌黑的,好在有邻居看到立马过来帮忙。”好心的邻居把孩子送到了就近的衙前镇卫生服务中心,但因为情况危急,孩子又被转到了浙江萧山医院进行急救。好在有惊无险,通过一系列急救后,小雨的生命体征平稳,呼吸心跳也恢复正常。

通过治疗,小雨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据萧山医院儿科医生许慧表示,目前,小雨的检查报告显示孩子肺部还有点炎症,考虑是吸入性肺炎,需要进一步治疗,不过用不了几天他就能出院回家。

对于小雨和他的家人来说,这场风波算是不幸中的万幸。看到日渐恢复的外孙,王奶奶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她连连说:“看孩子责任重大,以后真的要千万小心了……”

夏季溺水报警频发,

这些急救知识谨记心头

夏季溺水报警频发,从我区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的接警电话统计显示,2020年,萧山全年的溺水报警电话有55起,其中7月1日至9月1日的共有16起,占全年溺水报警总数的29.1%。今年以来,溺水报警电话已达22起,其中7月1日以来就有6起,在这6起接警电话中,孩子溺水的就占了二分之一。

据120接警电话信息显示,7月12日14点,新塘发生一起儿童溺水事故,经抢救已无大碍;7月18日15点多,某广场的游泳馆发生儿童溺水事故,经抢救也无大碍。

不要以为只有孩子会溺水,其实大人也会出现溺水的情况。

7月6日,在瓜沥盛家坞山塘出现溺水事故,一男子溺水身亡。尽管岸边竖着一排防护栏,而且防护栏上挂着好几块告示牌,告诫大家不要在这个地方游泳,但还是有不少人在游泳,很多家长还带着孩子一起游泳。7月15日,临浦70岁的老太太在河边提水时失足落水,发生呼吸衰竭、休克等症状,目前仍在区一医院救治。

当发现有人溺水,应该如何正确施救?

对此,萧山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队副队长朱铁飞表示,溺水施救遵循四大原则:信息优先,工具优先,团队优先,岸上优先。即一旦发现有人溺水,第一时间大声呼救,让多人共同参与施救,同时拨打110、120求助。非专业救援人员,不建议下水自行营救溺水人员。可以借助身边的物品,如竹竿、木棍等,在保证自己位置安全的基础上拉回溺水者,或将泡沫块、救生圈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切记,施救者首先要注意自身安全。

对已救上岸的患者,需要进行哪些急救处理?

1.判断意识,将溺水人员营救上岸后,首先判断患者意识情况。

2.若溺水者有反应,有呼吸,注意保暖和安慰病人,尽早脱下溺水者身上的外套,避免潮湿的外套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陪护等待120的到来。

3.若溺水者无反应,立即确认是否已经拨打了120,并让身边的人尽快取来AED。首先用5-10秒观察胸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清除溺水者口腔内的水草、泥沙等异物。如有呼吸起伏,将病人置于稳定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

如没有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呼吸,则尽快给予5次人工通气,每次吹气1秒钟,确保能看到胸廓有效的起伏运动。然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胸外心脏按压30次和人工呼吸2次交替进行,尽快获得AED并尽早除颤。严禁各种方式的“控水”,因为控水只会延误心肺复苏的时机。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盛凤琴 实习生 倪振雷 通讯员 孔林 洪斐 邹紫 徐晓清
展开全文阅读

分享到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