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花2000元,就能成为所在商圈排行榜前十?网红餐饮刷评大行其道

2021-06-11 08:46:56 3023阅

每日商报讯 好评如潮的网红餐厅评价都是真实的吗?被人夸上天的热销单品真如评论那样人见人爱吗?

近日,杭州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根据大众点评提供的线索证据,组织全市统一行动,对杭州十余家组织免费吃饭刷好评的企业进行专项整治,重拳出击刷单、刷好评的违法行为。调查发现,杭州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涉嫌组织他人刷好评牟利,有百余家网红餐厅存在花钱请“刷手”刷好评的行为。

大行其道的刷单业务之下,跟风的餐厅越来越多,没有刷单的餐厅人人自危,不少点评类平台上,刷好评、刷销量、刷点赞已经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这当中,数量众多的普通“刷手”负责点赞、写好评,粉丝众多的“大V”负责引导流量、鼓动粉丝,而掌握了众多“刷手”资源的中介公司则负责串联起“刷手”与商家,并促成整个交易。“以前我外出吃饭,看看点评就可以作出决定,现在我不仅要找感兴趣的餐厅,还要判断点评是否是真的,感觉很心累。”资深吃货姚女士现在颇感无奈。

在刷单行业的侵扰下,点评类平台上的企业正遭遇到劣币驱逐良币的冲击,互联网经济专家李进认为,点评类平台的点评功能弱化、评价体系偏移是导致刷单现象出现的根本。“规范点评,让点评真正客观反映消费者感受,才有利于餐饮企业良性发展。”无点评,不餐饮。餐饮点评成刷单重灾区,回归初心才是正道。

刷单业务大行其道 多平台上比比皆是

“大V探店”“推荐菜加赞”“点评排名”“全行业排名”这是小伟(网名)在不少电商平台购买的搜索关键词,在线上他是一个拥有十几个“刷手”群的刷单中介,在线下他则是一家名为“美茜科技”的互联网企业的负责人。在他的自我介绍中,帮助餐饮企业获得更好的排名和更高的点赞量是他的主业,而他所使用的方式正是雇人刷单。

从业五年的小伟对于在大众点评平台内刷单颇有经验,他自称是这个江湖里的老鳖,不仅熟悉各种规则,还知道如何帮助客户规避风险,这也让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目前我们的业务已经从珠三角扩展到长三角,就在刚才,我刚签下一位杭州老板的订单。”

小伟所说的订单其实就是刷单服务,而他刚签成的这个订单包含了刷单、评论和点赞服务,按照他的话来说,这是一个解决方案。“下订单的是一位做火锅生意的老板,他要求我们在7月至9月的三个月时间里帮他达成三个目标,分别是该餐厅在其所在商圈的排名要在十名之内、该餐厅的推荐菜要成为同类菜品的第一名、该餐厅实现所在餐厅热榜第一。”对于小伟来说,类似的订单每天都有,对于刷单这门生意他已经驾轻就熟。

在小伟看来,只要是做餐饮的企业都可能成为他的客户,而这一市场极为庞大。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970多万家餐饮企业,其中仅2020年就新增了200多万家相关企业,增长率达到了31.88%。

网红餐厅是怎么刷成的?有人因此走上“人生巅峰”

和小伟从事同样工作的华峰(化名)则一语点破刷单行业的秘密——几乎所有的网红店都在刷单,你不刷别人就刷,到头来你还得刷!

对于华峰来说,刷单似乎是专门为他设立的产业,当年BBS兴起时,他帮人刷过热帖,当网店繁盛时,他帮人刷过好评,而现在他专门帮餐厅和餐饮企业联系“刷手”。他在多年刷单生涯中总结出一条“刷手规则”——自从互联网普及以后,消费者看的就是数据,数据好生意就好,数据差,生意就要黄。

华峰看来,要做一名好的中介,首先要做的就是有足够的灵敏度。“必须要比别人更快地找到新开的餐饮店,这些餐饮店往往有很大几率没有接触过刷单,对餐饮行业也不了解,这样的餐厅更容易开单。”在与餐厅达成合作后,华峰就会在群里联系“刷手”。“一般而言,在杭州这样的大城市,一家餐饮店要想保持在商圈前十的位置,每个月都需要有固定的刷单支出,以望江商圈为例,餐厅榜单排名前十每月需要支出2000元左右,如果是在武林商圈,费用则需要上万元。”

虽然收费不低,但华峰的运营费用却并不高。“刷单分成机刷和人工刷两种,如果是机刷,1万人气值仅需支出90元,如果是人工刷,1万人气值则需要200元。”

不过对于一些餐厅发出的评论订单,华峰只能采取人工刷单的方式。“点评类平台对于发布评价的用户会有行动规矩的追踪,因此我们会要求刷手必须有店铺附近的行动轨迹,且需要在点评类平台搜索该餐厅的行为,并且截图,这样才能保证评价不被平台查出,也可以保护店家不被封杀。”

对于一些想要成为网红店的餐厅来说,华峰则有另一套“刷单神技”。他透露,多数点评类平台的排名不是只看评价,还要看其他项目,其中包括店铺的曝光量、访客量、销量和最终评价需要呈现出一种合理的比例,这种比例需要符合寻常商铺的正常消费逻辑,因此我们会根据商家的需求通过这些平台的逻辑来反推刷单数据。以新店为例,在没有销量的情况下,不能突然增加评论,而需要在曝光量、访客收藏等方面逐一增加,一边提升曝光量和收藏量,一边安排评价。而对于一些已经开业一年多的餐厅,华峰不仅需要为其增加好评,还要删除一些此前的差评和中评。“网上的评价对于一家餐厅来说非常重要,我们需要认真的经营。”

然而这在紫樱花料理的创始人“耿叔叔”看来却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我在创业之初也遇到过刷单公司的骚扰,但最终我还是拒绝了他们,因为差评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餐厅的问题,也能时刻提醒负责人,而在刷单公司的清除和一片点赞的好评之下,餐厅负责人很容易迷失自我,对于顾客提出的问题,甚至会产生出是顾客有问题的想法,这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搅乱行业的同时 人人自危不得不刷

对于餐厅和餐饮企业来说,刷单产业链的存在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人们头顶,甚至已经到了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程度。在火锅店老板孙炳坦看来,刷单的泛滥已经让不刷单的餐厅难以生存。

2018年上半年,孙炳坦在清泰街上开了一家火锅店,当时生意不错,但后来发现大众点评上,一些和店里菜品毫不相关的负面评价出现了,没过多久我就接到自称是刷单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说可以帮忙删除店内的差评,还能帮忙增加好评。一开始孙炳坦对此并不在意,没想到后来差评越来越多,而且还有一些等级较高的“大V”也加入其中。“当我和此前打电话来的刷单公司合作之后,这些差评很快就被消除了。”

孙炳坦所遇到的事,其实正是刷单公司惯用的伎俩。“在行业内,我们称这种方法叫作‘刷黄’,其作用就是迫使餐厅和我们合作。”华峰说,“而对于一些真正的差评,我们也可以通过联系对方删除评论,或者找‘大V’评价覆盖差评的方式解决。”

在刷单公司们层出不穷的手法下,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和餐厅开始人人自危。一种“我不刷,别人刷了我就吃亏的想法在行业内愈演愈烈”。甚至有些商家将刷单作为一种散财消灾的手段。请一家资源强一些的刷单公司,成为这些企业的无奈之举。

刷单的危害还不仅于此。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刷单误导了他们的判断,让他们感受到踩雷的痛苦,但在更为隐秘的角落,刷单公司正在成为资本收割韭菜的镰刀。

一位曾经从事过加盟业务的从业者介绍,在一些不正规的加盟企业中,刷单是他们惯用的手法。“这些加盟商在产品一推出时就开始找人刷单,并委托这些刷手在各个平台、论坛、网站中为其刷好评,短时间内,这一加盟产品就会在刷手们的推动下吸引诸多流量,并以此吸引不少人加盟,而在加盟期的半年内,他们还会继续加大刷手的刷单力度,造成网红现象,以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当加盟费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在品牌价值达到高峰时将品牌托管给专业的‘破产’公司,以此获得巨额的回报,在这当中刷单公司是帮凶,也是割韭菜的镰刀。”

对此,投资人肖科介绍,在餐饮行业,加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经营模式,但有些餐饮企业正是利用刷单这一工具,让不少投资人成了接盘侠。“刷单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也误导了人们的判断,最终让不明真相的人上当,这里不论是消费者因为刷手的好评而就餐,还是投资人因为刷手的鼓吹而选择加盟,究其本质就是一种欺骗。”

刷单行为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有人因此被判赔偿50万元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林广海在最高法会议上表示,人民法院将通过案件裁判严惩网络刷单炒作信用、身份盗用等网络灰黑产。他介绍,严惩刷单炒信已成为打击网络黑灰产的主阵地之一,而近日在南京,一家虚假刷量公司也因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其团伙头目被法院判赔偿大众点评50万元。

对于刷单的行为,多地主管部门也开始出手管理。杭州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此次事件,监察部门检查发现有百余家“网红”餐饮商家、数十个类似的“吃饭”微信群、数千名“吃货”涉及其中。

在平台治理工作中,点评类平台通过多方调查取证,将掌握的线索第一时间上报监管部门,政企联合整治“刷好评”行为,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后续,大众点评将继续协助杭州市监局调查本案涉案商户和用户,对违规违法的商户和用户将按照平台规则做出严厉处罚。

大众点评相关负责人表示:“评价是大众点评的基石,我们坚持为用户提供‘真实可信、对他人有帮助的’评价,对‘刷单’‘刷好评’等违规行为坚决抵制和打击。”对于虚假点评等黑灰产,大众点评一直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将采取民事诉讼、行政处罚、刑事打击等手段,推动政企联合共治,维护良好的网络消费环境和秩序。

据了解,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大众点评加速平台治理节奏,陆续对“商户星级计算规则”“LV等级规则”“霸王餐”等产品和规则进行升级迭代,直指平台“真实、有帮助”的评价体系。

2020年8月,大众点评更新了LV用户级别体系,更重视用户评价对其他消费者的帮助程度,重视用户的账号信誉。从2021年2月23日起,商户在大众点评的精选评价达到10条后才开始计算星级,为使商户星级更加如实、客观地反映用户的满意度,以防止个位数评价因数据量过少造成的星级偏差,以及商家通过违法手段制造的“虚假好评”行为。

在互联网经济专家李进看来,点评类平台的刷单情况其根源在于其最初的点评功能的弱化和销售功能的不断加强。“点评类平台的最初价值在于其为消费者提供了畅所欲言、充分评价的平台,但随着网络营销的推广,点评类平台的评价功能不断被弱化,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情况,要想彻底解决点评类平台的刷单现象,必须要平台自身回归到点评平台的创设初心,在进一步加强大数据监管的同时,还要透明、公正。”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朱光函 陈军
展开全文阅读

分享到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