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要让大遗址变得如公园般美丽 良渚做到了!

2020-08-01 18:30:23 4582阅

都市快报讯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学院院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曾说:“把故宫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而他为故宫做的,除了守护,还有活化。

故宫自遇到了单霁翔,就成了一个IP:有故宫版节目《我在故宫修文物》《宫猫计》,有“每日故宫”APP每天推荐一件藏品信息,有故宫文创商品盲盒彩妆等等。各种故宫周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有趣。

可见,守护和活化文化遗产,能为现代人居环境营造独特的体验。

8月1日下午,单霁翔做客“良渚讲堂”,带来了题为《人居环境的守护和营造》主题演讲。杭州的世界文化遗产多达3处,西湖、京杭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与杭州城市发展有何关系?如何塑造美好的城市人居环境?听听单霁翔是怎么说的。

思考先民用水利通道拓展对外交流

或许能启发城市人居环境改善

单霁翔跟杭州的缘分很深。他不爱发微博,发的第一条微博就跟良渚有关;他曾提出“让年轻人喜欢和走进良渚博物院”,启发了良渚博物院的开放运营思维。

在讲座上,单霁翔点赞了杭州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他说:“西湖占据杭州寸土寸金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很广,但是我们荡舟西湖里,看不到一处破坏整体景观和谐的建筑,说明杭州守住了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杭州近年从西湖时代迈向了钱塘江时代,开发了钱塘江两岸,使旧城保护与新城开发齐头并进。”

单霁翔从遗产保护、城市新境、景观意境、建筑情景、文化展现等方面,解读“人居环境的守护和营造”主题。

他说,城市发展的一大忧虑是“千城一面”,要避免这个问题,应该界定并保护好文化景观,包括历史类、乡村类、山水类、园林类、宗教类、生产类、遗址类、城市类、生活类九种文化景观。

良渚古城遗址与故宫一样,同属于遗址类文化景观。故宫有什么经验可以让我们借鉴的?单霁翔分享了故宫三年环境整治的故事。

他说,故宫有那么多房子,但是原本开放的只有寥寥几处;有那么多文物,但是之前大部分都藏在深阁。为了让人们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故宫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几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做了很多努力,比如通过规整“沉睡”的文物,把闲置的房间改建成对外开放的展览馆,提高故宫的对外开放程度和文物曝光率等。

结合经验,他提出建议:良渚古城遗址的大部分城门都是水城门,古城内水系发达,我们应重视这些基础,思考在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借助水利通道,与外界进行交流和商品流通的,这或许能对研究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目前来看,要让大遗址如公园般美丽,良渚已经做到了!今天走进良渚遗址公园,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有很多乡镇企业和临时建筑。附近农民因为良渚古城建设,改变了生活习惯,解决了一定就业,这深刻体现了文化遗产守护与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是和谐共生的。”

单霁翔成为良渚博物院名誉院长

期待良渚博物院二期能取得新的突破

这次重抵杭州,单霁翔与杭州的关系又更近了一步。

近日,余杭区向单霁翔颁发了“良渚文化保护研究高级顾问”、“良渚博物院名誉院长、良渚研究院名誉院长”的聘书。同时,单霁翔欣然受邀,担任“良渚文化保护研究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保护、弘扬文化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打造博物馆。

最近几年,故宫博物院突破了传统博物院的刻板印象,用各种生动的形式,把故宫故事讲给大众听。单霁翔介绍了“数字故宫”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提到了良渚博物院的数字展厅,提出数字化创新对于博物院发展的重要性。

如今,良渚博物院二期正在规划当中,单霁翔提出期望:期待新的博物院无论是选址还是建设,都能取得新的突破,把游客参观的过程变成感悟中华文化的过程。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凌姝文 通讯员 摇慧敏 朱成琪
展开全文阅读

分享到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