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燃油车和新能车,谁也逃不掉

2022-03-11 07:33:01 2496阅

都市快报讯 经过短暂回调,刚刚,美、布两油再度走高。

WTI原油日内涨幅达5%,报114.2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近6%,现回落至4.83%,报116.51美元/桶。

国际原油价格影响下一轮油价调整。从目前情况来看,成品油涨价已经是板上钉钉。

上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是在3月3日24时,全国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2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22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22元。

这里先科普一下我国成品油调价机制:

成品油10个工作日进行一次调整,上限是130美元/桶,下限是40美元/桶。

也就是说,当国际油价超过13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则涨到130美元为止,国际油价后续再涨,成品油也不再跟涨了,同理,低于40美元时也不再调整。

据了解,下一轮成品油价调整将在3月17日24时进行,而今天(3月10日)是10个工作日统计周期的第5个工作日,虽然昨天原油收盘大跌,但结合今天的价格来看,原油变化率超过24%,涨幅仍接近千元每吨,远超上调红线。

调整后,92号汽油可能逼近9时代。

按照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来算,加满一箱92汽车要多花40元。如果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涨,则可能触及天花板价。

既然燃油车的出行成本增加,那么发展正如火如荼的电动汽车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其实,因俄乌冲突受到影响的,不只是原油价格,各个电动汽车也挡不住不断高企的成本,纷纷宣布:涨价!

最新涨价的是特斯拉。

今天,特斯拉中国正式宣布旗下车型价格上调:Model 3全轮驱动高性能版售价由33.99万元上调至34.99万元;Model Y全轮驱动版由34.79万元上涨至35.79万元,高性能版则是由38.79万元上涨至39.79万元。

也就是说,特斯拉这三款车型统一上涨了1万元人民币。事实上,从2021年开始,近一年的时间特斯拉在国内售价已经上调了8次以上。

同期,包括欧拉好猫、上汽荣威、威马汽车、几何汽车、广汽埃安在内的多个新能车品牌在近期宣布涨价。

除了以上公开宣布涨价的品牌外,大众旗下电动车品牌ID.系列电动车的售价也悄悄执行新的售价。

关注电车行业的人应该都还记得,在这一波涨价潮来临之前(自2021年12月至3月1日),已有特斯拉、小鹏、哪吒、零跑、比亚迪、极星、飞凡等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宣布涨价。加上这一波涨价的品牌,目前市场上没涨价的电动车品牌已然屈指可数。

而无论是春节前的那一波涨价,还是3月初的这一波涨价,几乎所有品牌给出的涨价理由都出奇一致: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芯片短缺及新能源购车补贴退坡影响。

这几个原因,也确实是今年电动车行业受影响最大的三个关键因素。

先说原材料价格上涨,新能源汽车中成本占比最高的非电池莫属,在过去一年里,包括钴、镍、锰、锂等金属原料及其化合物涨幅巨大,比如锂早期的价格仅为3万元/吨,而2022年2月28号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增至48万元/吨;其中,金属锂涨2万元/吨,均价报267万元/吨;磷酸铁锂涨5500元/吨。

不但中国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全世界都在涨。

也因此,3月2日,被认为是特斯的挑战者的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宣布,将纯电皮卡R1T和纯电SUV R1S的价格分别上调17%和20%。

涨价后,R1T的起售价为7.95万美元,而R1S起售价为8.45万美元。此举立刻引起了美国车主的强烈抗议,因为Rivian涨价不仅影响后续订车的消费者,就连此前下定的车主也要补差价。

芯片短缺就不用说了,由于疫情反复,这个问题自去年一直持续至今,导致很多电动车制造企业交付难的问题至今无法解决

而眼下的俄乌战争,使得全球供应链都受到影响,芯片供应更是雪上加霜。

电池所需的原材料不断涨价、芯片短缺又无法缓解,新能源车的制造成本由此不断上涨,一些车企逐渐感受到了压力。

不幸的是,按照国家政策,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又退坡30%,今年购买续航里程为300(含)-40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将只可补贴0.91万元,购买续航里程大于400公里(含)的电动车补贴1.26万元,购买续航里程大于50公里的插电混动乘用车(含增程式)补贴0.48万元,与2021年相比,分别减少3900元、5400元和2000元。

最终的结果就是,车企扛不住了。

2月14日,欧拉品牌官宣,黑猫、白猫停止接单,一周之后,欧拉品牌CEO董玉东在用户App上发文解释,黑猫、白猫停止接单并非停产,而是遇到了困难,原因是这两款车型的销售为公司带来了巨额亏损,以黑猫为例,2022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后,黑猫单台亏损超万元。

董玉东甚至吐苦水称:“在A00级小车市场,现在哪家不在亏损?都是硬着头皮干呢!”

业内人士指出,原材料价格上涨如果只持续一两个月,短时间车企还可以消化这部分成本,但如果相关问题长期无法缓解,那么车企除了涨价,肯定扛不了多久,更何况很多新能源品牌仍处于起步阶段,资金压力很大,未来不排除还会有车企通过调整车型配置、或暂时停产部分车型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束,那个时候,大家面临的压力可能会更大。


来源:都市快报  
展开全文阅读

分享到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