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头烂了个大洞 打几个小孔就能补上!用了什么“秘密武器”?

2019-12-07 15:20:06 2635阅

都市快报讯 几天前,30岁的徐先生(化名)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复诊,骨科顾晓晖副主任医师仔细评估徐先生的足踝情况后告诉他,“恢复得很好,放心吧,以后打球不成问题!”

听了顾医师的话,徐先生喜出望外,“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打不了篮球了,是顾医生给了我重上球场的机会!”

打篮球时的一次误伤

险些让他告别心爱的球场

徐先生是一名运动爱好者,他身高1米75左右,体重150斤,平时最喜欢的运动是篮球。

经常打篮球,难免偶尔会受伤。一年前,徐先生在一次打篮球时不小心踩到他人,当时感觉到右踝的位置剧烈疼痛,马上就肿得很厉害。

“刚开始我也没当回事,以为只是普通的扭伤,只要消肿了以后就会慢慢好起来,没想到过了差不多一个月还消不了肿,而且疼痛加重。”徐先生说,后来他痛得连上班都受影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更别说打球了。

脚踝疼痛持续了好几个月,徐先生终于忍不住,这才决定到医院去就诊。当时去了家附近的一家医院,医生检查后诊断为外伤导致距骨软骨损伤,予以保守治疗。又过了几个月,徐先生右脚踝的肿胀没有明显消退,反而越来越严重。

“以前打篮球也受过伤,时间长了都慢慢好了,没想到这次这么严重。”徐先生心情沮丧,他认为自己今后可能再也打不了篮球了。

直到两个月前,徐先生辗转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找到骨科足踝疾病专家顾晓晖副主任医师。

顾医生为徐先生做了仔细检查,发现他的右踝关节内(即距骨的承重面)下方有一个巨大的囊肿,这个囊肿被周围的关节骨组织所包围,就像骨头上烂了一个“大洞”。

为什么徐先生的足踝里会有一个“大洞”?

“从医学上来说,小徐是因为外伤导致踝关节距骨软骨损伤,由于关节活动,关节液不断侵入损伤的软骨,导致软骨下方的骨质吸收发生囊变,并出现周围骨质硬化。打个通俗的比喻,这就像瀑布下的水潭,经过长时间流水冲击后,变得深不见底。”

顾医生说,徐先生发生扭伤后,经过数月的持续伤害,水潭的深度(距骨受损的程度)变得越来越大,导致这个“洞”越来越大。因为踝关节软骨损伤导致踝关节自身受力异常,周围肌肉受力也相应异常,出现了继发性病变。

用“秘密武器”

将手术损伤降到最小

经过严密的分析与论证后,顾医生根据徐先生的病情,同时考虑到不影响今后运动功能的前提下,为其制定了创伤小、恢复快的个体化手术方案。

在手术中,顾医生用上了得心应手的“秘密武器”——踝关节镜。

顾晓晖医生介绍,传统手术方案需要在踝关节处开一个5—6厘米的切口,再把内踝骨质截断,翻开内踝,才能暴露出病变部位,再将从身体其他部位取的骨组织填充于病灶中,最后再将离断的内踝骨质重新进行复位以及螺丝钉固定。

通俗来讲,如果把踝关节比作宫殿,里面的一间房子需要修整,传统手术就类似于铲车、砖车,进宫殿需要推倒宫墙、砸开宫门才能开进去。修好房子之后,还要重建宫墙重修宫门,对于宫殿而言,这是一种莫大的破坏。而且手术本身创伤较大,踝关节截骨再固定可能导致骨不愈合、创伤性踝关节炎等不必要的并发症,并且术后恢复慢,不能早期下地活动。

“有了踝关节镜,我们无需破坏宫门、宫墙,只需从门缝中伸入一根特殊工具到破损的部位,再通过巧妙的操作,里面的房子就得到了修复。

顾医生说,对患者来说,踝关节镜对正常的踝关节结构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只需打几个5毫米左右的小孔,置入直径4毫米的观察内镜和精细的操作器械就能够完成到修复。

这样的手术方案,叫踝关节镜下距骨囊肿清理植骨。在关节镜的帮助下,将损伤减少到最小,而且能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运动功能。而对于距骨软骨损伤较轻,且没有囊肿的患者,只要进行微创的踝关节镜下骨髓刺激术就可以了,使骨髓细胞进入到距骨损伤区域,患者症状能够有效缓解。

前不久,顾医生在踝关节镜下为徐先生进行了手术,整个过程非常成功,手术后,他的踝关节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活动得到了改善,日常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

现在,徐先生已经逐渐开始一定强度的康复训练,相信再过不久,热爱篮球的他一定能够重新回到球场上,重拾曾经的热血青春。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首席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陈晓华
展开全文阅读

分享到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